今年智能驾驶领域竞争愈发激烈,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布局的焦点,作为长期等待的“等等党”再次取得胜利,因为今年可能是智能驾驶领域最为激烈、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各大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推出更加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和产品,预示着智能驾驶市场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驾驶(智驾)的发展情况,文章指出,比亚迪在智驾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智驾真正火起来,并且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文章详细描述了比亚迪是如何实现这一突破的,以及其背后的原因,文章也提到了其他车企和供应商的反应,以及他们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以下是修改后的版本:
想不到啊,国内的新势力们在智驾领域卷了多年之后,真正让智驾成为热门话题的,竟然是一直被说智驾技术不成熟的比亚迪。
凭借仅需七万就能使用的高阶智驾系统,比亚迪在短时间内就从智驾最落后的头部车企之一,变成了拥有最多高阶智驾车型的行业佼佼者,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仅让比亚迪的股价冲到了历史高点,也引发了各种争议和关注。
有人说比亚迪干得好,也有人质疑其智驾技术的可靠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比亚迪的这次突破,正式开启了智驾普及的二阶段战争。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智驾普及已经成为了行业追求的目标,而比亚迪的成功,就在于它实现了这一目标的实质性进展。
要知道,智驾普及绝对是一个挑战极大的目标,因为只有当用户数量足够多时,才能实现正循环: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帮助算法不断优化,进而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智驾系统。
而比亚迪做到了,它通过一种高效的方式,将智驾系统普及到了多款车型上,并且保证了车型之间的能力相对一致,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智驾系统的普及涉及到复杂的标定流程,包括传感器标定和动力学特性标定等。
不同车型之间的尺寸、重量、动力输出等差异,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标定工作,这是一项非常耗时且成本高昂的工作,也是很多车企不愿意投入大量资源去做的事情。
但比亚迪做到了,它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实现了智驾系统的快速普及,这也引发了其他车企和供应商的关注,在比亚迪的发布会之后,包括大疆卓驭、吉利等在内的多家企业也宣布了自己的全民智驾规划。
这意味着,今明两年将会有非常多价格便宜但智驾性能强劲的新车出现,分别来自几个不同的阵营,这些阵营包括以华为和大疆卓驭为代表的封闭式系统供应商,以及以Momenta为代表的开放式方案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提供的智驾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封闭式系统供应商如华为和大疆卓驭,通过软件打包售卖的方式提供智驾系统,算法全部由供应商研发和优化,而开放式方案供应商如Momenta,则提供更为灵活的模块化销售方式,车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部件进行合作开发。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给车企提供了使用智驾系统的可能性,对于那些智驾能力本身不是很好,但又想快速靠智驾打市场的车企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这也给新势力车企带来了挑战,他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毕竟可能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丰田本田等老牌车企与问界等新势力在智驾领域的激烈竞争。
比亚迪的突破标志着智驾普及的二阶段战争已经打响,这将引发一场全民智驾的热潮,也将给车企和供应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这场竞争能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