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计划降低文科招生比例,复旦大学将调整招生策略,减少文科招生名额,以优化学科结构,这一举措旨在平衡不同学科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此举反映了教育领域的动态调整,旨在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复旦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借此契机,学校将启动一场名为“教育教学3.0版”的深度改革,构建以文、理、医、工“四轮驱动”的全新教育格局,推动学术发展模式的全面革新,这一重大改革标志着复旦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被视为该校面临的“第三次机遇”。
据校方公开信息透露,此次改革将大幅度调整学科布局,文科招生比例将从原来的30%-40%降至20%,现有的工科学院将被拆分为6个创新学院,以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介绍这一改革时表示,学校自2013年起试行的“准聘—长聘”制度将在这次改革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准聘阶段,学校将招聘优秀年轻学者,并经过6年的严格考核,表现优异者将通过长聘制留任,为了防止“躺平”现象,学校还将引入后续激励机制,确保教师持续的创新动力。
金力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核心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技能培训,知识的差异正在缩小,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一理念引发了广泛讨论,促使教育界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与形式。
金力指出,受教育过程应更加注重实践与思考,而非单纯的知识学习,这一观点不仅与全球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呼应,也为复旦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复旦大学将努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片附注:直接压缩至二成!复旦将降低文科招生比例,图片展示了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与行动,预示着该校将迎来全新的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