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打瞌睡并撞上收费站,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发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安全系统,以确保驾驶员的警觉性和车辆的安全行驶,也需要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规范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保障公众安全。

凌晨3点,四川内大高速东兴收费站发生了一起令人心悸的车祸,一辆悬挂重庆牌照的领克新能源轿车,在驶出高速公路时,因司机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并打瞌睡,导致车辆未能及时减速,径直撞上了收费站的安全岛。

自动驾驶打瞌睡撞上收费站,如何应对自动驾驶中的安全隐患?

事故现场监控视频记录了这一惊险瞬间,画面中,轿车以高速状态撞向安全岛,随后翻滚两圈,穿越两条车道,最终停在收费站入口方向的车道内,现场一片狼藉,车内安全气囊已弹出,车头严重受损,前轮脱落。

四川高速公安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经调查,车内仅有驾驶员殷某一人,面对民警的询问,殷某承认了自己在事发时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并且正在打瞌睡,他推测可能是车辆未能识别到收费站口,因此未能及时减速。

幸运的是,尽管车辆受损严重,殷某仅受了轻微伤,除了车辆损失外,收费站的防撞设施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高速交通管理部门在调查后强调,即便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驾驶员也不能完全依赖智能驾驶系统,必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控制,在此次事故中,殷某在开启智能驾驶后未履行“保持警觉”的义务,构成了“疲劳驾驶”与“未按规范使用辅助驾驶系统”的双重过错。

智能驾驶技术的法律地位与驾驶员责任

尽管智能驾驶技术在宣传中常被冠以“自动驾驶”的标签,但在法律层面上,它被视为一种“辅助驾驶”手段,这意味着,当驾驶员使用该功能时,并不能完全放弃对车辆的控制,这起事故的驾驶员殷某却忽视了这一原则,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打起瞌睡。

自动驾驶打瞌睡撞上收费站,如何应对自动驾驶中的安全隐患?

疲劳驾驶的违法性与法律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驾驶员不得在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殷某在驾驶过程中打瞌睡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构成了“疲劳驾驶”的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其或将受到警告或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处罚。

事故后果的民事赔偿责任

这次事故导致收费站设施损坏及车辆损失,殷某作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并造成了损害,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其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殷某需要赔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以及自身车辆的维修费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殷某的车辆投保了商业险,保险公司可能会根据保险合同在交强险及三者险的范围内进行赔付,但具体的赔付情况还需根据合同条款及事故具体情况来确定。

关注交通安全,了解法律知识,一路驰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