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险行业面临一些挑战,一些人士认为保险市场难以轻松应对,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深入分析,不能简单地得出保险玩不转的结论,保险行业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对于保障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活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持续关注保险行业的发展动态,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今年的保险行业,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月份是保险业的开门红关键月份,过去几年,固定收益类增额寿、年金险主打,今年多数公司开始以分红险挑大梁,为了备战今年的开门红,去年四季度至今年年初,保险业界推出的数百款寿险和年金险中,分红险占比达到近四成。
至今一月份的保费收入情况仍不明朗。
往年上市公司都会公布月度保费,今年以来,只有部分公司如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和阳光保险等公布了1月份保费,其中新华保险增长了32%,太保寿险增长了10.3%,而阳光人寿则下降了5%,其他上市保司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平等均未公布,金监总局也并未公布1月份全行业的保费情况。
新单保费的增长情况更能体现分红险上位后的增长情况,但目前仍然未知。
分红险挑大梁后是否能撬动行业增长,还需要继续观察,从业界不完全的信息披露来看,增长可能并不乐观,毕竟保险客户需求仍然偏向于确定性收益。
但让分红险上位却是迫在眉睫。
所谓的分红险是相对于固定收益类型的普通寿险而言的,其收益由固定收益与浮动收益构成,目前按照2%的预定利率给客户固定收益,同时视投资收益与费用控制情况,将分红险经营的收益至少七成用于分红,形成浮动收益,从而改善人身险产品承诺收益过于刚性、投资收益率不断下滑带来的行业风险。
如今利率持续下降,保险投资收益承压,分红险是保险公司化解利差损的最优解,但客户的需求与分红险的特点还不太匹配,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分红险曾经辉煌过,在人身险中的占比达到八成,是各大公司的主打产品,此后经历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到2022年分红险占比不足三成,几乎是一蹶不振,其他产品中,增额寿大红大紫,健康险、万能险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辉煌和规模下滑的落寞。
保险产品结构的变化云谲波诡,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分红险能否度过近十年的疲软状态走向再度辉煌?对行业格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应对利差损,分红险这张牌不得不出。
泰康保险董事长陈东升曾经表示:“分红险通俗讲就是水涨船高,是一个更具有成长性的产品形式,适应这个低利率的时代。”中国平安联席CEO郭晓涛去年也表示,平安未来产品结构将以分红的产品作为主打产品,预计会占整个销售的50%以上。
中国人寿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分红产品的长期研发与投放;太保管理层也同样强调,要强化培育分红险的市场,形成新的业务增量;太平人寿2025年工作会议指出,坚定推动分红转型。
从监管到业界,选择惊人地一致,为什么分红险这种浮动利率保险必须成为主流?
核心原因无疑是保险投资端面临压力,保险投资重点在固收,几年里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从2023年初的2.9%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6%左右,保险投资保持高收益的难度加大,而保险产品设计时要给客户较高的预期收益,因此必须投资端有所收获,但如今投资环境不佳,固收类产品难以覆盖成本,带来很大的利差损风险。
因此监管部门选择推动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既有助于化解利差损风险,也能形成较好的浮动收益,但客户需求仍然偏向确定性收益高的产品,因此分红险的推广还需要时间。
当下对保险公司来说,普通固收类保险的热销不可持续,向分红险转型是必然,只是分红险目前还不能很快接棒普通寿险来拉动增长,保险公司的增长会面临一定困局,随着分红险规模与份额占比持续增长,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一方面需要代理人销售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培养客户对于分红险的认知也需要时间,今年以来股市表现不错,债市有一定调整,如果资本市场持续景气,分红险投资收益得到保障的话,其上位会更加顺利一些,否则人身险保费增速可能再次重回个位数增长缓慢的状态徘徊一段时间,衡量分红险的浮动利率表现水平涉及到分红实现率的概念即实际派发的分红金额与产品说明书演示的预期分红之间的比值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下降监管层面对于结算利率的限制以及预定利率的下降分红实现率在逐年下滑国内寿险行业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平均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要保持相对于普通寿险的竞争力分红险要稳定实现以上以上的结算利率才行监管要求收益演示的利率最高为这要求至少以上的投资收益用于分红剩下的收益还要一部分纳入分红特储防备收益低的年份因此即使分红险未来大卖保司的利润也会有负面影响未来分红险重回地位对于市场格局也会有一定影响首先一直占比较高的公司没有调整压力增速会更快如泰康友邦等其次代理人渠道强的保险公司可能会更能适应分红险转型相比于固收性质的增额寿等普通寿险分红险更复杂更需要高素质代理团队的渠道作用因此近年来增长较好的银行系保险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偏重银保渠道的公司可能需要做出一定调整另外如果分红险成为主流将改变保险同质性强的局面从而加速行业洗牌与优胜劣汰在固收类为主的产品结构下大家的收益都类似而当分红险成为主流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不同的投资与经营能力将导致不同的结算利率不同的分红实现率客户会向运营能力更强投资能力更优的公司集结最终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经过修改后的文本更加流畅和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