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表示,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当前的重点是大模型如何赋能政企应用,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经过一定的发展后,已经进入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应用阶段,不再仅仅是科研领域的探索,而是开始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政府和企业的领域,大模型的应用将成为关键,如何将其融入到政企的日常工作与决策中,将是接下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4月24日,江苏泰州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了一次学习会,他们有幸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来分享关于“拥抱人工智能、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报告,周鸿祎指出,当前AI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下半场,他特别强调了2025年AI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探索大模型如何为政府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报告中,周鸿祎详细阐述了政企AI转型的“一四三六N”分阶段方法,即“一个顶层设计+四个准备+三个规划+六个基础设施建设+N个应用场景”,他强调,政府和企业应借助AI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革。
尽管许多政府和企业已经在春节后尝试使用DeepSeek,但往往只能将其当作聊天机器人,并且出现了诸多安全问题,对此,周鸿祎强调政企在转型AI之前应先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五层两翼”的框架体系,然后按照“一四三六N”的方法论逐步推进。
周鸿祎进一步强调,政企在转型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一个指导思想,避免盲目追求用大模型解决所有问题,他建议政企从小处着手,坚持小切口、大纵深,稳步推进。
在明确了指导思想后,政企需要从文化、人才、组织、技术四个方面做好“四个准备”,周鸿祎建议政府企业内部加强AI教育,提升员工对AI的认知和技能,他推荐员工通过“用中学”“干中学”的方式,使用“纳米AI”个人版APP来提升个人AI能力。
周鸿祎认为,组织中不需要设立首席AI官,而应成立具备多种角色的AI实施小组,在技术准备方面,他强调要摸清组织的数据和信息化系统情况,周鸿祎提到,AI并不能取代原有的IT系统,反而需要与之协同工作,以提高信息化程度来实现AI转型的成功。
完成准备阶段后,进入规划期,需要从基座模型规划、算力规划和业务规划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周鸿祎提到,虽然DeepSeek能力强大,但政企内也需要多种类型的基座大模型,他建议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型,并规划算力网络。
业务规划则需要政府企业根据“对上、对下、对内、对外”四个方向拆解业务流程,找出问题并解决,以实现“四个十倍”的目标。
在周鸿祎看来,建设期需要打造六大基础设施,以知识库为核心,他强调知识库是大模型和业务结合的关键,还需要打造智能体,将业务工具的能力API化,对此,360推出了纳米AI“MCP万能工具箱”,提供上百款工具供用户和智能体调用。
周鸿祎表示,大模型的短板在于难以直接融入生产业务流程,而智能体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他认为政府企业应着重打造针对垂直场景的专业智能体。
最后进入运营期,周鸿祎提倡在政企AI完成建设后打造N个应用场景,并逐步打造更多智能体,他介绍了智能体能力的四个关键因素,并提到360的纳米AI企业定制版可以作为组织内的AI统一工作空间。
周鸿祎的报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AI转型指导,强调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的一系列步骤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