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上,多达30款新车亮相,其中燃油车回潮成为一大亮点,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后悔购买电车,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0%的车主表示后悔购买电动汽车,这一趋势反映了当前汽车市场的变化,消费者对于不同类型车辆的偏好和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在2025年的上海车展上,保时捷展台的“无可替代”成为了随处可见的广告语,保时捷带来了18台展车,其中包括9台博物馆藏品,展现其在燃油车领域的坚持,在当下舆论风向转向电动车的同时,保时捷的倔强吸引了众多参展者前来打卡,尽管没有智能化的黑科技,保时捷展台的人气却超过了小米、问界,高峰期甚至需要排队三小时才能进入。
同样坚守传统的还有长城汽车,不仅在车展前夕喊出“打死不造增程”的口号,还展出了4.0TV8发动机,与友商们全力投入新能源的节奏相比,长城可谓独树一帜。
本届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车中,新能源车型高达67款,传统燃油车30款,尽管新能源车型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燃油车依然拥有不可忽视的存在感,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2025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显示,过去一年,有超过三成的纯电车主后悔购买燃油车,并表示将在下一次购车时选择回归燃油车,这一“反悔率”显著高于插混和增程车主。
在上海车展现场,电池厂商纷纷进入整车区展馆,电动车消费体验的提升依赖于电池技术的进步,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可在零下10℃环境下,15分钟内从5%充至80%,宁德时代还推出了全新钠离子电池品牌“纳新”,旨在提升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和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亿纬锂能则宣布其大圆柱电池技术升级,在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超充技术的发展似乎正在侵蚀换电模式的市场份额,车展现场,李斌在被问及此问题时表示,超快充能否提供10年甚至15年的质保是关键,毕竟,超快充和电池寿命之间的平衡是一个挑战,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显示,频繁使用高功率超充的电池,循环寿命会缩短。
在商业模式上,单靠技术的进步无法实现新的突破,电动车在续航、经济、安全等各个维度上都需要达到完美的平衡,参与标准制定的消息人士透露,下一代动力电池的能耗标准将考虑增加在高低温条件下的能耗要求,引导企业和电池厂商解决电动车在特定环境下的难题。
在国产车方面,尽管有车企忙着在新能源赛道上冲击高端,但也有一些重磅燃油新车亮相,如上汽奥迪A5L、全新大众朗逸Pro等,国产车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贵,华为与江淮将尊界预售价定在百万以上,极氪旗舰SUV车型9X预计起售价在50万元以上,仰望U8L和岚图梦想家山河等车型也都在百万级别。
用户消费升级的意愿并不强烈,麦肯锡的调研数据显示,现车价格在15万以内的车主更倾向于升级到更贵的价格区间,而现车价格在40万以上的车主同理,但现车价格在15-30万元的车主则更倾向于消费降级,这意味着在已经上市的20万至40万元的新车型中,定价不断下探,要想把车卖到30万元以上也会越来越难。
本届上海车展上,新能源展车接近70%,但没有人再断言未来只有新能源车,从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的规划来看,未来将是纯电、混动和燃油并存的时代,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车圈大佬与其大放厥词,不如做好万全之计以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