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布2025年Q1财报,净利润达到91.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惊人的100.38%,这一业绩表现表明比亚迪在短短时间内实现了显著的盈利增长,反映出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比亚迪正在朝着其设定的目标稳步迈进,展现出了其在行业内的强大竞争力和良好发展前景。
比亚迪在2025年一季度财报中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每天净赚近一亿元,卖车速度每分钟达到七辆,海外销量更是暴涨110%,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并非来自虚构的爽文小说,而是实实在在反映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劲表现。 当新能源赛道还在为价格战打得火热时,比亚迪却凭借营收1703亿、净利润91.55亿的业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真正的头部玩家早已在更高的层面上竞争,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赛道。 比亚迪的底气从何而来?答案是其强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比亚迪在财报中提到,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增长,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比亚迪近期不断推出的“黑科技”产品,真正让其走在行业前列。 比亚迪的单季度研发支出高达142.2亿元,这一投入相当于某些车企全年的研发预算,从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到车载无人机,从兆瓦闪充到超级e平台,比亚迪将实验室的黑科技直接带入现实,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技术并非仅限于高端车型,而是广泛应用于各个价位的车型,这种技术下放的操作,实质上是通过规模效应引导行业潜规则。 当智能驾驶从奢侈品变成标配,其他车企的焦虑显而易见,特斯拉的FSD选装价高昂,华为ADS仅限于中高端车型,而比亚迪则让普通车主也能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这种操作不仅重新定义了性价比,更让行业明白,没有全产业链的掌控力,根本无法玩起技术平权。 除了在国内市场的强劲表现,比亚迪还展示了其全球化野心,海外销量的快速增长,背后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巴西工厂投产、泰国基地落成、匈牙利项目启动,这些海外工厂不仅是生产场所,更是本土化战略的支点,与其他车企出口贸易的模式不同,比亚迪采用本地化生产和文化融合的新策略。 在产品策略上,比亚迪也展现了双线操作的智慧,在东南亚推广高性价比的元PLUS,同时在欧洲用仰望U7冲击百万豪车市场,这种农村包围城市加高端破局的双线操作,让传统车企看着自家的滞销燃油车库存直挠头,他们发现,新能源出海不只是靠低价,更要靠技术话语权。 比亚迪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其垂直整合的恐怖经济学密不可分,高达20.1%的毛利率在新能源赛道堪称奇迹,这背后是比亚迪从电池、电机到半导体全自研的底气,与其他车企依赖供应商不同,比亚迪的碳化硅模块已经装车自用,并反向销售给其他车企,这种“我的供应链我做主”的模式让友商们羡慕不已。 但更值得琢磨的是比亚迪的生态布局,与大疆合作开发车载无人机、和中石化共建光储充电站、和华为合作车路协同等跨界合作并非为了蹭热点,而是在构建“车+能源+智能”的超级生态,这意味着比亚迪不仅把车变成移动储能站、无人机母舰等,更将其融入整个能源和智能网络中。 比亚迪的这一季度财报展示了其强大的实力和战略定力,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布局和全球化战略,比亚迪已经成为新能源赛道上的佼佼者,随着新能源赛道的淘汰赛加速进行,我们期待比亚迪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展现其强大的实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