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正式开幕,备受关注,前四天的线上资讯预计将呈现众多亮点,包括最新车型展示、技术创新解读以及行业趋势分析,此次车展将汇聚全球汽车行业的前沿技术与产品,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汽车盛宴,值得期待的是,线上资讯将全方位展现车展精彩瞬间,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
2025年4月23日,盛大的上海车展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汽车盛会将持续到5月2日,在此之前,许多读者已经迫不及待地留言,期待分享关于新车辆和技术的相关内容,尽管我个人对这类展会兴趣索然,尤其是展会的前四天,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线上平台很难呈现出展会的真实内容,但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可能带有主观色彩。 除非身为独立、客观、第三方的媒体人,不收任何品牌的“车马费”,否则在展会期间很难保持中立的态度并输出真实内容,毕竟,大型车展或其他领域同级展会的时间规划基本一致,第一阶段是“媒体日”,即企业和媒体之间的封闭互动。 在这一阶段,车企向媒体展示其产品和技术的全貌,至于媒体能否真实还原产品和技术的本质,我不敢妄加判断,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车展的一、二阶段涌入的资讯实在浩如烟海,让人提不起仔细观看的兴趣,这一阶段输出的内容往往掺杂着“软广”或“硬广”,媒体平台也需依赖此渠道维持运营。 观众也可分为“专业”和“业余”,真正的专业观众指的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如经销商、代理商、品牌商等,车展的第二阶段实际上是为“B端客户”准备的展览,旨在精准对接与合作,也有可能在这一阶段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在“公众日”开始前做好应对准备。 到了第三阶段的“公众日”,车展的热度虽有所降低,但仍有少数汽车爱好者能够亲临现场观展,看到最真实的一面,这些汽车爱好者即便也是博主或自媒体,其传播影响力却相对有限,即便发现问题也很难引起广泛关注。 现阶段,汽车行业最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某家车企推出的新款汽车产品,更应关注行业宏观发展,如何引导企业良性竞争、突破动力电池技术瓶颈、规划下一阶段补能方式战略、调整汽车消费补贴方案,以及解决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等。 这些话题与真正的汽车用户息息相关,随着汽车产品迭代周期的缩短,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的技术都已接近瓶颈期,产品技术同质化使得汽车硬件平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如何强化智能竞争点和如何进一步完善行业竞争机制变得尤为重要。 看待汽车行业的问题,我们应该有更加宏观的视角,不仅仅关注产品本身,还要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