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卷化的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合资品牌正面临挑战与机遇,为了在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合资品牌需关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市场研究,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寻求合作与共享资源,加速本土化进程,通过这些策略,合资品牌有望在中国市场实现突破并取得竞争优势。

作者:德新

合资品牌如何在内卷的中国智驾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编辑:王博

(图片插入)图片来源:https://www.baoxiaoke.com/zb_users/upload/2025/04/20250423143647174539020783831.jpg

在盛大的上海车展前夕,一汽丰田举办了重磅车型bZ5的技术发布会,脱口秀演员庞博透露,这款车型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行驶里程已超过20亿公里,这一重要特性彰显了携手中国科技公司提升车型智能化属性的决心,旨在俘获更多像庞博这样年轻的车主群体。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智能化转型成为车企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中国车市,已经成为全球车企集团竞相争夺的焦点,对于合资车企而言,智能驾驶已经成为影响成败的关键,为了稳固市场份额,它们选择与国内领先的科技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

相较于自主品牌的“自研+合作”模式,合资品牌更倾向于选择与国内科技巨头如华为、Momenta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已经在一汽奥迪、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车企中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合作,合资车企得以快速跟上智能化浪潮,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合资品牌如何在内卷的中国智驾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合资品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它们开始寻求与中国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智能驾驶技术的合作成为重中之重,这种合作不仅提高了车型的智能化属性,也提升了车企的竞争力。

对于布局更晚的合资品牌来说,自研智能驾驶方案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它们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智驾方案供应商,如华为、Momenta等,这些供应商已经通过大规模量产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属于已验证的成熟方案,车企无需重复试错,直接嫁接成熟技术即可实现“即插即用”。

国际车企在智能化布局上虽然起步较早,但在全民智驾浪潮下,它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合作周期长、安全责任重于技术炒作等问题使得国际车企在与中国车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一些国际车企通过与华为、Momenta等公司的合作,开始步入智能化捷径,他们共同研发智能驾驶方案,以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

丰田作为世界第一大车企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智能化战略中明确了本土化的科技合作是其重要战略,通过与华为、Momenta等公司的合作,丰田得以快速跟上智能化浪潮,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其关注安全责任优先于技术炫技的理念,使得其智驾方案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丰田对规模化风险的敬畏和对安全责任的重视,使得其选择与中国供应商方案合作时更加谨慎,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丰田的竞争力,也为其他合资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丰田与Momenta等公司在智能化领域的深入合作,主流市场智能车的产品力以及智能驾驶的技术将迎来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