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网购机票遭遇隐形加价,虽然享受了优惠,但总价却比原价还贵,对此不满的他选择起诉,最终获得了三倍赔偿,这一事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时需谨慎,注意各种隐形费用,维护自身权益,也呼吁相关平台应明确标注价格,避免误导消费者。
电脑知识网报道,根据央视新闻消息,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预定酒店不符、临期涨价和交通费含隐形费用等问题频频出现,针对这些旅客投诉事件,央视公布了一系列典型案例以提醒广大旅客注意规避风险。 王先生在某机票代销平台上购买了一张从山东青岛飞往浙江宁波的机票,在购票时,平台页面显示成人票价格为280元,加上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共70元,并额外提供40元的优惠,最终实际需要支付310元,王先生在航空公司官网验证机票真实性后却发现,官方显示的机票总价款是300元,即使享受了40元的优惠,王先生实际支付的金额仍然多出10元。 王先生对此向民航局进行了投诉,代销平台后来解释称,这10元的差价是因为王先生购买了一个未被告知的外卖红包,在次日退还这10元差价后,王先生认为平台的行为存在欺诈,他强调,在订票的明细页面中,从未看到所谓的10元外卖红包。 表面上看,平台似乎提供了40元的优惠,但实际上不仅没有任何优惠,还通过隐形捆绑销售的方式让王先生多花了10元,此后,王先生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机票代销平台退还票款310元,并请求三倍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销售代理企业不得向旅客收取客票价格以外的任何服务费,在本案中,机票代销平台未向王先生明确解释支付金额的构成和用途,导致王先生在购买时无法清楚了解费用细节,也无法拒绝支付这10元的额外费用,法官进一步指出,这种增值外卖包既没有告知消费者,也没有兑现给消费者,体现了平台的不诚信行为,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如果每单机票都增加10元的费用,那么对于公司来说收益将非常可观。 法院认定机票代销平台的行为构成欺诈,并判决其向王先生支付购买机票价格三倍的赔偿,共计930元。 针对此事,我们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或其他产品时,务必留意费用明细,谨慎选择信誉良好的销售渠道,如果遇到类似隐形加价或欺诈行为,务必及时投诉并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