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联合11家车企共同呼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一合作旨在确保公众对技术的正确理解,避免夸大其词引发的误解,此举体现了行业内外对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重视,共同推动其健康发展,华为与多家车企联手,强调宣传智能辅助驾驶时需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旨在确保技术的正确传播和行业发展。
电脑知识网4月27日报道,工信部发布了一项公告,对车企在智能驾驶宣传方面进行了明确界定,公告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深刻领会并遵循《通知》的要求,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企业需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第三,禁止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消费者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真实能力和限制有清晰的了解,第四,企业要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汽中心以及包括广汽集团、上汽集团、江汽集团、奥迪中国、东风猛士科技、岚图汽车、深蓝汽车、北汽新能源、阿维塔科技、赛力斯汽车和奇瑞汽车等在内的11家车企共同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书。
倡议书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16个字: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标准共建,营销透明是最受关注的要点之一,倡议书强调,全行业应实事求是地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让消费者清晰地知道和理解各车型的真实能力。
华为还将与各品牌合作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通过模拟场景教学、实时风险提示等方式,帮助用户提升安全驾驶的意识,深入了解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4月22日,华为乾崑正式发布了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从L2级别的组合驾驶辅助迈入L3级别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请大家注意,L3是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仍需保持警觉,及时接管车辆。”
值得注意的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公众号曾发文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机动车驾驶人始终对车辆运行安全负主体责任,在我国当前的道路通行环境下,市面量产汽车仍处于2级辅助驾驶阶段,系统仅提供有限的辅助驾驶功能,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驾驶人必须持续履行观察路况、预判风险和及时接管的义务。
如果存在“脱手脱眼”等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处罚,若因此类行为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将承担主要责任,并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
这一倡议的发布,无疑为智能辅助驾驶的宣传和使用提供了更加明确和规范的指导,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