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袁小林精准定位未来五年规划,以谨慎态度迎接中国智能驾驶元年,公司致力于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突破,为中国市场带来前沿技术,袁小林强调,沃尔沃将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深厚的品牌积淀,逐步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展望未来,沃尔沃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安全的驾驶体验。
“2025年将是中国汽车全面普及智能驾驶技术的元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今年2月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如此预测,随着“智驾平权”的浪潮席卷整个行业,“全民智驾”的热潮愈发高涨,各大车企在智驾功能的营销上投入巨资,竞相狂奔,而沃尔沃却保持着异常的冷静与审慎。 在沃尔沃看来,智能驾驶的几个核心问题必须清晰阐述,不能模糊,究竟是人负责驾驶还是车辆自主负责?如果是人负责,那么相关功能便是一种便利性的工具,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在沃尔沃,我们绝不会混淆便利性功能与主动安全之间的界限。” 自2014年起,沃尔沃便开始研发驾驶辅助功能,但几乎未曾大力宣传,袁小林对此解释道:“若未能百分百确保技术的成熟,过度宣传可能引起误解,甚至可能造成对生命的伤害,这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当众多车企争相推出L3级自动辅助驾驶时,沃尔沃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袁小林以AEB高速刹停功能为例,详细解释了沃尔沃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审慎考量,该功能会在车速超过4km/h时自动激活,在相对速度低于60km/h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碰撞,当车速更高时,虽然该功能可以减轻碰撞程度,但如果过度追求技术效果,可能会产生“幽灵刹车”现象,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在袁小林看来,实现某些性能或参数并不难,但要开发出适应真实世界复杂场景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却是一项艰巨任务,他强调:“车企必须对用户负责,创新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对于沃尔沃而言,公布相关技术的成功不仅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肯定,更是对社会发出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熟的信号,这一点,沃尔沃以其在全球市场的98年信誉作为背书,因此格外重视和谨慎。 在中国市场塑造了品牌力的沃尔沃,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刻,袁小林表示,沃尔沃将中国视为第二个“本土”市场,并致力于达到与欧洲市场相当的市占率,为实现这一目标,沃尔沃将在2025年全力推出“七剑下天山”产品阵容,包括全新XC90在内的7款新车将陆续上市,这些车型将涵盖燃油、纯电、混动三大动力类型,其中基于全新SMA架构打造的超级混动SUV车型将填补豪华汽车品牌在长续航插混细分市场的空白。 袁小林最后表示:“我们会不断提升产品力,争取在市场原有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突破。”沃尔沃将继续坚持其安全基因的核心价值,确保在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坚守对用户安全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