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L车型在体验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考虑到其定位及性能,似乎不太适合作为网约车使用,其豪华配置和出色性能更适合私人用车,而非频繁搭载不同乘客的网约车服务,可以认为这款车型基本告别了网约车市场。

在不久前,比亚迪的汉L车型正式上市,其不到28万的价格就能拥有高达1102匹的最大功率,这无疑是一次性价比的突破,背后也伴随着许多争议:其轮胎宽度仅为245毫米,是否能支撑起如此强大的动力?强大的动力是否意味着电耗过高?如果有高电耗,那么其配备的兆瓦闪充技术是否能平衡这一问题?

当我收到比亚迪的邀请,体验汉L车型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带着心中的疑惑,我来到了活动场地,经过短暂的试驾体验后,我发现:

轮胎确实限制了千匹汉L的发挥,但单电机后驱版的性能却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对于那些追求汉L操控和动力的朋友们,选择后驱版本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开完比亚迪汉L 我觉得它基本告别网约车了

汉L的动力配置大致可以分为纯电和混动两大类,各自都有后驱单电机和四驱双电机两个版本,其中纯电版在键盘值上更高,因为它不仅采用了比亚迪的1000V高压架构、支持1000kW的充电功率,后桥还使用了一台非常暴力的电机。

开完比亚迪汉L 我觉得它基本告别网约车了

由于关于大马力车型的各种争议以及安全考虑,这次试驾中我们未能体验到最引人瞩目的1102匹汉L在公开道路上的表现,只能在封闭的场地里进行有限的科目试驾,如加速、绕桩等。

开完比亚迪汉L 我觉得它基本告别网约车了

尽管有些遗憾,但在有限的科目试驾中,我仍能感受到1102匹给汉L带来的压力以及为了驾驭这些马力所做的努力,在加速和绕桩时,可以听到轮胎打滑产生的啸叫声,这说明汉L的轮胎在应对强大动力时有些保守,特别是在急加速和急转弯时,轮胎的摩擦力显得不足,汉L的悬架风格以舒适为主,这也加重了车身在快速动作时的倾斜程度。

开完比亚迪汉L 我觉得它基本告别网约车了

抛开轮胎的影响,单看1102匹动力带来的感官冲击,汉L绝对是30万内的一档存在,零百加速时的推背感非常强烈,与保时捷的Taycan Turbo S和小鹏的P7相当,同事们也被这种强大的动力震撼到了。

开完比亚迪汉L 我觉得它基本告别网约车了

汉L是一款需要一定驾驶技术的车型,想要享受巨大动力带来的愉悦就必须与电控系统配合,在失控的边缘跳舞,这也是为何在开启全动力模式前需要进行一系列自检流程的原因,尽管场地试驾证明了过大的马力对汉L的硬件有些过于苛刻,但单电机版本的纯电汉L却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反而是这台车最好的打开方式。

开完比亚迪汉L 我觉得它基本告别网约车了

纯电汉L的后驱版本将前轮的所有摩擦力都用于转向,提高了过弯的灵活性,同时因为加速平稳,车身的俯仰幅度变小,重心转移更少,体感更舒适且不容易让车轮突破摩擦力的极限,后续开放道路的试驾也证明了这一点,后驱版的纯电汉L无论是高速路况的快速变道还是城区路况的闪转腾挪都非常灵活且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底盘质感紧凑且提升明显,转向力度轻巧且质感良好,它的能耗表现也非常出色,试驾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值得关注的亮点和遗憾的部分,比如兆瓦闪充因为地点原因未能体验;双枪充电的实际效果并未翻倍;天神之眼B的辅助驾驶功能在某些场景下表现不错但在超车并线决策上略显保守等等,总的来说虽然汉L还存在一些短板但已经展现出大厂风范是一款值得关注和期待的车型,对于那些追求驾驶乐趣的朋友来说后驱版本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它可能并不适合作为网约车使用因为它可能会让乘客感到不适或者影响驾驶体验的安全性。

开完比亚迪汉L 我觉得它基本告别网约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