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汽车品牌开始实行大幅度降价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这一举措是否来得太晚,尚无法确定,降价是否能够提振市场份额和消费者信心,还需观察市场反应和长期效果。
新能源车的定价策略不能过于乐观,今年三月,广汽丰田推出的铂智3X以亲民的价格进入市场,仅起售价就低至10.98万元,补贴后更是低至10.48万元起,成为了一款罕见的搭载激光雷达的纯电SUV,紧接着,东风日产在四月推出了N7车型,售价在11.99万至14.99万元之间,新车配备了先进的芯片和智驾系统,与同级别的热门新势力车型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随着价格的合理调整,合资电动车似乎开始给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带来不小的压力,回顾前几年新能源发展的初期,合资车企也推出了几款电动车型,但市场销量普遍不佳,甚至部分车型的销量连上千辆都难以达到,这其中,定价过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例如上汽大众ID.3的定价远高于市场接受度,但在降价五万元后,销量迅速上升,连续多月突破万辆大关。
除此之外,早期的合资电动车还存在“油改电”的问题,部分车型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而来,虽然电池容量有限,但车身重量过重,导致实际续航里程不尽人意,在智能化方面,部分合资电动车的表现也远远落后于国产车,例如某款合资电动车的车机系统卡顿严重,使用体验极差。
令人欣慰的是,合资品牌正在逐步调整战略,改进短板,他们调整价格、寻找更优质的供应商,提升电动车的品质,一些合资电动车型的性价比已经与国产车不相上下,例如东风日产N7与零跑C01相比,在价格、智能化和空间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目前看来,尽管合资电动车的销量还未达到与国产车抗衡的水平,但他们的觉醒并不晚,东风日产N7上市不久,订单已突破万辆;广汽丰田铂智3X在上市一小时内订单也突破万辆,这表明市场对合资电动车的需求仍然旺盛。
新势力及传统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在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方面仍具有优势,这种优势正在被合资品牌逐渐稀释,例如广汽丰田铂智3X搭载的Momenta 5.0智驾系统以及东风日产N7的端到端智驾方案都展现了合资品牌在智能化方面的进步,即使新势力的智能驾驶能力更强,但在10万至15万级市场,许多消费者仍会选择性价比更高、智能驾驶能力过得去的合资电动车。
当新势力正用 “资本换时间” 快速迭代时,合资品牌正通过全球化经验、质量体系和供应链韧性构建更持久的竞争力,这种优势在电动化浪潮中不会消失,反而会在智能平权时代显得更为珍贵,合资电车如今的“降价潮”并不算晚,因为他们后劲十足,东山再起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