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逆风局中的挣扎,周钘与名爵的未来备受关注,面临挑战与不确定性,周钘需采取果断措施以稳定局面并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名爵作为品牌也需重新定位,探索市场新需求,以应对激烈竞争,周钘与名爵的发展之路充满变数,但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才能走向成功。

逆风局中的挣扎,周钘领导下名爵的未来走向挑战与抉择

去年12月9日,一纸调令降临,周钘正式走马上任,成为上汽乘用车MG(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这一任命本应是职业生涯的重大跃升,却意外地标志着名爵品牌步入更为艰难境地的起点,在今年的4月11日MG品牌第一季度媒体沟通会上,周钘的豪言壮志未能掩盖名爵品牌深层次的危机,他的承诺,如“力争在2025年底实现月销突破3万台,全年销量目标达到18万台”,在业界看来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去年全年,MG在国内的销量仅为7.4万辆,而今年一季度的累计销量更是不足2.6万辆,这一惨淡的成绩单与周钘所描绘的未来蓝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名爵似乎仍沉浸在“大决战前夜”的幻想中,却忽视了市场的残酷早已悄然降临。 周钘试图通过年轻化策略刷新MG品牌的形象,然而这一策略缺乏深度和精准度,在当前的年轻消费者市场,他们日益成熟、理性,单纯地将目标对准年轻人,不仅显得诚意不足,更是一种对市场需求的误解,名爵的品牌风格被定义为“年轻、风尚、智趣”,但这些词汇在消费者心中并未形成具体而清晰的形象,周钘未能将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实际的产品特性或服务体验,导致品牌定位流于表面。 名爵的产品线看似丰富,实则缺乏真正的竞争力,全年确定投放的新车仅有一款全新一代MG4,而市场表现极为惨淡,3月份仅售出8台,即将在上海车展亮相的2026款MG Cyberster和方盒子Cyber X,虽然定位独特,但小众化的市场定位使其难以成为销量担当,名爵在售产品多达7款,却无一能够精准把握中国市场的脉搏,这不仅反映了产品规划的失败,更是对市场趋势的严重误判。 名爵在质量控制和服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车质网投诉平台上,名爵的投诉量居高不下,从质量问题到服务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对名爵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 长期以来,名爵在渠道建设方面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尽管周钘和MG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年底新增至400+门店的计划,但这一数字与竞争对手相比仍显捉襟见肘。 周钘的职业生涯看似辉煌,但实则充满了运气成分,他的声名鹊起主要得益于宏光MINI EV的爆红,而这一成功更多地依赖于市场红利,当市场红利消失、竞争加剧时,周钘的能力短板便暴露无遗,自从他从小米重回五菱后,未能再创辉煌,反而让子品牌宝骏陷入了困境,如今转战名爵,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和更高的期望值,周钘能否带领名爵走出困境,目前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名爵的困局并非一蹴而就,周钘的到来也未能立即扭转乾坤,在销量低迷、品牌定位模糊、产品缺乏竞争力、质量与服务问题频发以及渠道建设滞后的多重压力下,名爵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周钘能否成为名爵的破局者?时间将给出答案,但如若名爵不能正视自身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那么无论换谁来掌舵,都难以改变其逐渐边缘化的命运。

逆风局中的挣扎,周钘领导下名爵的未来走向挑战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