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正在经历全方位重构,角色转变中的“老师”变为“学生”,积极应对市场变革,他们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调整战略定位,优化产品线,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升竞争力,这一变革旨在开启一场“反攻”,以稳固市场地位并应对国内外竞争压力,这一转变体现了合资品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积极应对。

老师变学生,合资品牌全方位重构开启反攻模式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上海车展上,智驾不再是车企宣传的重点,车展已经回归到了认真讨论产品、技术、战略上来,特别是对于那些合资品牌来说,本届车展无疑是一场关键的“分水岭之战”,随着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特别是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德系、美系、日系等合资品牌已不再满足于扮演“技术输入者”的角色,而是开始以更加本土化的姿态发起全面反攻。 这场转型不仅仅是产品层面的革新,更是一场涉及战略定位、研发体系以及生态合作的全方位重构,从技术研发到供应链整合,再到决策权的下放,合资品牌正在全力追赶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速度,面对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的现状,以及小米、华为等一众新势力的冲击,合资品牌需要放下溢价的面子,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价值,本土共创成为了现阶段合资品牌破局的唯一方案。 价格方面,过去十年,合资品牌凭借品牌溢价和技术壁垒在中国市场轻松获胜,但如今形势已变,在2025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62.9%的背景下,合资品牌在定价上也回归理性,各大车企纷纷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发布新车型,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打开市场。 尽管合资品牌正在加速转型,但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技术迭代与用户价值的平衡,需要在全球化标准与中国用户需求之间找到平衡,二是品牌价值重塑,豪华品牌在电动化领域需打破“油改电”标签。 合资品牌的成败将取决于能否真正融入中国生态,宝马董事长齐普策提出的“技术生态中国化重构”或将成为行业标杆,通过深度绑定供应链、决策权下放等方式,合资品牌正在努力适应中国市场,今年的上海车展标志着合资品牌从“防守”转向“反攻”的战略转折,这场战役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百年汽车工业秩序的重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合资品牌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通过真正的本土化创新,以及与中国产业链和用户需求深度绑定,才能在新能源赛道上取得突破,这不仅是一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一场关乎品牌未来的生死之战。

老师变学生,合资品牌全方位重构开启反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