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正在悄然发动一场“华务运动”,旨在深化中国市场战略,加强本土化研发和生产,这一运动涵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加大在华投资、提升本土研发能力、优化销售渠道等,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此举反映了外资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和战略重视,旨在深化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推动在华业务的持续增长。

在过去的几年中,自主车企的市场攻势持续不断,合资车企已经告别了昔日的辉煌,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自主车企的加速发展正在蚕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早在去年4月的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明确指出:未来三到五年,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40%降至仅存的10%,这一预测在实际数据中得到证实,自主车企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经攀升至历史新高,面对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也开始深度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合资车企悄然发动“华务运动”

在这一背景下,合资车企开始转向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他们不仅在价格上做出调整,还推出了新的销售方式,除此之外,他们也开始积极拥抱本土供应商,学习并借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这种转变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以丰田为例,他们在今年3月发布了首款搭载激光雷达全场景智驾的纯电SUV“铂智3X”,这一产品凭借其强大的产品力和出色的售价,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在此基础上,丰田还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的D级轿车产品“铂智7”,这两款产品的推出,标志着合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正在逐步深化。

合资车企悄然发动“华务运动”

其他合资车企也在积极行动,东风日产推出了N7车型,这款车型在软硬件配置方面与新势力企业看齐,上汽奥迪也在车展上发布了A5L Sportback车型,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它展示了合资车企对于技术和产业链的深度认可。

这些变化背后,是合资车企的转变和开放态度,他们开始更加重视中国市场,真正授权本地团队主导车型开发,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他们也积极与国内智能驾驶公司合作,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还体现在业务架构的转变上,国内的一家智驾关键供应商坦言:“最近一段时间的确有客户(车企)发生了改变,我们直接与合资车企沟通。”这种转变真切地体现了合资车企们的决心和行动。

合资车企悄然发动“华务运动”

尽管合资车企已经开始转变并展现出反攻的态势,但他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稳住传统燃油车的优势并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还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好消息是,随着合资车企的发力,新能源市场将会更加活跃和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还会加速中外车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品牌和产品层面,例如大众和小鹏汽车之间的合作以及上汽奥迪新品牌AUDI的推出都是典型的例子,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当下合资车企的转变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新开篇也是我们期待更辉煌未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