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驾驶监管的加强,车企宣传新动向出现变化,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形势下,车企如何应对监管,宣传策略的转变以及他们如何调整自身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在智能驾驶监管加强的背景下,车企宣传更加注重安全性、法规合规以及技术创新。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众多车企纷纷展示其智能化成果,他们声称自家的智能汽车已经具备高度自主驾驶能力,不仅能提升行车安全、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风险,还能带来更为舒适的驾驶体验,通过智能驾驶技术,驾驶者可以享受到更为轻松的驾驶过程,减少驾驶疲劳,并提高出行效率。

车企还积极宣传智能驾驶技术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贡献,智能化汽车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和减少尾气排放,为绿色出行贡献力量,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车企宣传的重点,旨在展示其技术实力和未来的竞争优势。

近期发生的小米SU7在安徽高速的事故,给新势力车企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本届上海车展上,关于高阶智驾的宣传相对低调许多,从主管部门到行业协会都在为智驾宣传降温,前者出台规范,后者则大力倡议。

智驾监管加强背景下的车企宣传新动向解析  第1张

此前,一些车企在宣传L2级辅助驾驶时,使用过于夸张的词汇,如“零接管”、“可脱手”等,相关内容的短视频冲击着消费者的认知,但现在,随着监管的加强和事故责任归属问题的讨论,车企的宣传策略明显转变,小米汽车的展台大屏上仅标注了“Xiaomi HAD端到端智驾”,未强调高阶功能,华为强调其L3是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并提醒驾驶员需接管;比亚迪则低调强调其L2辅助驾驶功能。

随着智能驾驶的热情消退,我们来看看各家车企现在都在宣传什么,主管部门和协会开始发声,工信部召开会议提出一系列规范性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布了倡议书呼吁行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这表明智能驾驶行业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

智驾监管加强背景下的车企宣传新动向解析  第2张

关于智能驾驶的宣传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很多车企的宣传与实际技术实现存在重大偏差,在法律尚未做出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这样的宣传给智能驾驶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当事故发生时,责任归属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数据显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智驾用户规模正在快速增长,这也意味着未来因智能驾驶而发生的事故将会明显上升,这既让主管部门和用户感到担忧也倒逼车企控制宣传力度不给用户造成错觉。 本届上海车展上多家车企在智驾领域的宣传更为规范强调技术的“辅助”功能而非过度夸大其能力,宁德时代也进入了这一领域推出了新一代技术为智能驾驶提供精准的车辆状态信息,同时华为联合多家车企高管共同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围绕“驾驶安全”提出了四大准则并明确在营销方面呼吁全行业避免夸大宣传明确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

智驾监管加强背景下的车企宣传新动向解析  第3张

宣传规范仅是第一步未来还需要细化行业标准明确法律层面的权责培训车主等,这也是一个筛选和洗牌的过程市场格局将被重塑,我们期待未来的智能驾驶行业能更加成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