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场竞争的激烈挑战,奔驰、宝马和奥迪三大豪华汽车品牌需依靠品牌历史底蕴、创新技术和卓越品质来守住自己的豪华地位,它们通过推出独特车型、提升驾驶体验、注重安全性能和智能化科技等方面的努力,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以维护其在豪华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撰文 / 张霖郁
设计 / 琚 佳
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在国内面临多方挑战,多年来,他们始终保持沉默,被各方势力反复对标。
在2024年广州车展上,宝马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Franz Decker)被问及如何应对当下的竞争环境时,谈到了宝马对于“豪华”品牌的定义,他提到,是否是豪华品牌并非由品牌自身决定,而是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满足用户超越功能本身的愿望以及给用户表达个性和情感的机会,从经济学角度看,是否豪华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整个2024年,奔驰、宝马以及奥迪在华销量均出现下滑,他们的产品力和国内品牌相比,相差了一个代际,即便不断降价,仍未能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在此次上海车展上,这三家德系车企带来了他们的新车型,试图通过新车型反攻中国市场,这些新车型背后是三家车企的“苦练内功”,包括新平台、新电子电气架构、新的驱动路线、新座舱以及新智驾的集成等。
对于中国市场,很多国内品牌包括新势力均以更高配置拉低了BBA所在每一细分市场的门槛价格,品牌神话以及传统豪华车型的定价区间已被打破,带着新车型准备反攻中国市场的BBA如何守住他们的豪华标签,并让消费者在同类车型中甘愿支付溢价,这是他们接下来所面临的课题。
BBA在华的另一个先天弱势是传播层面,他们无法像国内车企通过个人IP来推动品牌和产品传播,也无法创造或运营争议性话题,产品力是他们唯一的反攻武器。
在此次车展上,大众集团是三家德企中下放权限给中国最多的车企,他们在中国每年超过200万辆的规模让他们在此次转型中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大众集团放弃了之前“全球车型”战略,在中国另起炉灶,深度联合中国本土合作伙伴以及本土供应商来实现降本提速同时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目标,具体到车型背后的平台、电子电气架构、智驾、座舱以及驱动形式等,意味着这三家德系车企选择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宝马和奔驰仍采用“全球车型”战略,德国本土研发中心仍主导了产品、平台和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但针对中国市场也加入了适配和不同的解决方案,宝马注重座舱以及驾控,奔驰注重智驾、豪华感,他们选择更多中国供应商合作,大众集团依赖中国本土资源更多一些,在研发、智驾、座舱和驱动方面都与中国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
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和详细的内容,建议查阅汽车行业相关报告或咨询汽车行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