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加速“造人”计划,作为新能源巨头积极抢滩人形机器人新赛道,该公司不断研发先进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此举展示了比亚迪对于未来科技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其在新能源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比亚迪加速造人,新能源巨头涌入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动作频频,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继2023年投资智元机器人后,比亚迪于2025年4月22日斥资超亿元战略入股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为其最大的外部股东,持股13.3738%,这一投资不仅是比亚迪本年度首笔重磅股权投资,更是其在具身智能领域迄今为止的最大单笔投资,标志着新能源巨头正式踏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比亚迪采取了“自研+投资”的双轮驱动战略,深度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早在2022年,比亚迪就组建了智能化研究团队,开启机器人本体及系统的开发,到了2024年12月,更是启动了具身智能研究团队的全球招聘,涵盖人形机器人、双足机器人等研究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十五事业部已经启动了代号“尧舜禹”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整合科技研究院的资源成立未来实验室,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 比亚迪与帕西尼的协同效应尤为突出,帕西尼自主研发的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技术可以在1秒内实现百万次触觉采样,捕捉多种物理属性信息,其多维触觉灵巧手DexH13单手集成1140个传感单元,搭配800万像素的手眼相机,能够完成复杂的操作,业界首款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TORA-ONE全身拥有53个自由度,基于多模态感知模型,能够自主适应多种作业场景。 比亚迪的“造人”战略不仅限于股权投资,更重视技术复用与产业协同,在汽车智能化应用中,帕西尼的触觉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座舱,实现多种功能,将安全预警响应时间缩短75%以上,比亚迪将其在汽车领域的刀片电池、永磁同步电机及液冷技术应用于机器人研发,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竞争中抢滩人形机器人赛道,不仅拓展了汽车业务的技术边界,而且在智能制造、工业协作等领域开辟了全新的增长曲线,随着“自研+投资”战略的深入推进,比亚迪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建立起独特的技术壁垒,为未来智能生态布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