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批评新势力公司挥霍巨额资金,高管奢侈消费与员工待遇差距悬殊,该公司耗资84亿,高管却享受头等舱和拉菲等奢华待遇,而员工却只能获得价值仅0.5亿的零食福利,这种不公平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呼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平衡员工待遇差距,避免过度挥霍资金。
手握顶级团队和豪华投资阵容的拜腾汽车,却未能如期交付一辆量产车,相反,却因“5000万零食采购费”和“千元名片”等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甚至被央视点名批评。
拜腾汽车一度被誉为“天选之子”,拥有富士康、腾讯、和谐汽车联合投资的10亿资金,创始人团队更是清一色的宝马、英菲尼迪高管背景,生产基地选址南京的黄金地段,看似完美的开局,却未能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交付能力。
拜腾汽车的辉煌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问题,其在研发上的投入占比不足,却将大量资金用于奢华的办公环境和员工福利,销售员制服要海外定制,高管出行必坐头等舱配82年拉菲,员工名片的价格甚至超过普通人的一顿火锅钱,这种“烧钱”的行为艺术,让人不禁质疑其真正的商业价值和经营能力。
拜腾汽车的崩塌,表面看是由于资金链断裂,实则是因为“伪创新”和“真挥霍”的合谋,原本吹嘘的“手机+汽车”概念,最终未能落地实施,拜腾汽车在生产和研发方面的进展缓慢,甚至不及一些竞争对手,当其他车企在竞争技术和续航时,拜腾却在追求豪华的办公环境和员工福利,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细节里藏着的魔鬼更致命,有离职员工爆料,拜腾内部流行“咖啡鄙视链”,高管休息室配备意大利进口全自动咖啡机,咖啡豆都是埃塞俄比亚空运的“瑰夏”,至于所谓的“千元名片”,其成本大头并非在于材料,而在于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精益求精,这种追求形式而非实质的做法,让拜腾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方向。
拜腾汽车破产前曾与富士康签订“复活协议”,但最终未能实现翻盘,拜腾南京工厂成为网红打卡地,网友戏称其为“新能源主题乐园”,这也反映出拜腾汽车在市场上的尴尬地位。
知名财经博主曾吐槽拜腾的问题不是钱不够,而是钱太多,过多的资金导致管理层容易飘,忘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拜腾汽车需要回归商业的本质——交付价值,只有真正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拜腾汽车的故事给所有创业者上了一堂价值84亿的公开课:可以用PPT融资、用概念圈粉,但最重要的是交付价值,当“烧钱”变成行为艺术,当“面子”碾压“里子”,再多的资本也只能堆出一座空中楼阁,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